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德国为舞台背景,整体基调灰暗,突出描写了人心的灰暗面,整个故事呈现一种抑郁,紧张的恐怖气氛。故事的情节紧凑,伏笔一流,在人性的描写和心理的剖析上十分出彩。往往一两句对白,或是一段心理,人物的个性就清晰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约翰”,一个常见又普通的名字,一个可能牵扯到200人以上谋杀zui的人,一个完美“怪物”。他为何而生?比黑暗更黑暗的又是什么?今天我们来说一下豆瓣原作评分9.0+,改编动画评分9.2的神作,浦泽直树的《Monster怪物》。
什么是“怪物”
1986年,一名头部被子弹击中的重伤少年以及他精神受挫的双胞胎妹妹被送到西德一家医院中。日本外科医生天马忽视院长的命令,以他天才般的手术技术拯救了那位少年。而之后给天马使绊子的院长和他的两位心腹被毒杀,双胞胎兄妹失去踪影,天马却得到理事长的赏识平步青云,成为医院的主心骨。数年后,约翰已长成巨大的怪物。天马才发现,原来sha戮从少年10岁就已开始,自己的医德心究竟救活了什么“怪物”?天马医生是否能阻止约翰的杀戮呢?
Monster曾获2000年(第46届)小学馆漫画赏,涵盖了政治、历史、犯罪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丰富的人物和支线,即使是配角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们的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让整部作品更加有立体感。
这是“怪物”
在《Monster》中,“怪物”似乎代表了拥有强大力量但无善恶的人,可以轻易挑拨人群互相sha戮却坐在上方如看蝼蚁般的人。约翰就是这种人。但“怪物”只是他嘛?想培养出怪物,聚集儿童进行封闭式洗脑教育的511是不是怪物?长大后成为连续sha人魔的尤根斯是怪物,那从小虐待和qiu️他的母亲又是不是怪物?蕞开始,只关注名利而罔顾普通人性命的院长又有没有被心里的怪物吞噬呢?
我觉得还有一个巧妙的点是,双胞胎设定的伏笔在于,约翰和妮娜的母亲在要被拉去实验只能带一人走之时,究竟是想拯救约翰还是丢弃约翰呢?到蕞后发现将约翰变为怪物的可能不是511幼儿园,也不是吸收了妹妹的黑暗记忆,更不是妹妹对准他脑门中央开枪的时候,也许在思考自己是否被抛弃时就开始诞生的黑暗。
“怪物”的童话
《Monster》里埋伏了很多暗黑童话绘本故事,尤其是《没有名字的怪物》这一篇。一个没有名字的怪物,好不容易得到了名字,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叫他的名字了,而他现在的名字就是“约翰”。天马终于见到双胞胎的母亲的时候,她告诉天马,虽然不允许给孩子们取名字,但是她还是偷偷取了。不过我们蕞后也不知道约翰的真名叫什么了,可能就跟这个童话故事一样,怪物就只能背负着约翰的名字一个人存活在世。
暂无评论内容